合安铁路铺轨接近尾声 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两不误

admin阅读(134246)

合安铁路铺轨接近尾声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两不误

  3月18日,在合(肥)安(庆)铁路大沙河特大桥铺轨现场,铺轨机组缓缓驶入安庆市境内。 吴芝滨 摄

  3月18日,在合(肥)安(庆)铁路大沙河特大桥铺轨现场,铁路有砟无砟一体式铺轨机组作业。 吴芝滨 摄

  3月18日,在合(肥)安(庆)铁路大沙河特大桥铺轨现场,作业人员使用撬棍辅助钢轨入槽。 吴怀球 摄

  3月18日,在合(肥)安(庆)铁路大沙河特大桥铺轨现场,作业人员将锯下的钢轨移到指定位置。 吴怀球 摄

  3月18日,在合(肥)安(庆)铁路大沙河特大桥铺轨现场,操作室内司机全神贯注等待操作指令。 吴怀球 摄

3月18日下午,在合(肥)安(庆)铁路大沙河特大桥铺轨现场,中铁四局铁路有砟无砟一体式铺轨机组拖拽着一对长钢轨缓缓驶入安庆市境内,标志着合安铁路铺轨施工任务进入收尾阶段。中铁四局八分公司合安铁路铺架分部自复工后,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在保证项目部各项防疫措施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加紧组织生产,确保项目节点工期目标。

合肥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国省会第三位

admin阅读(3223)

昨天,市统计局发布2019年合肥工业经济形势分析报告,过去的一年,我市积极培育新动能新产业成长壮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工业”)经济总体呈现趋稳趋好的运行态势。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速为8.6%,居省会城市第三位,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产业、光伏及新能源产业等新兴产业增速加快。

亿元企业拉动力强劲

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我市工业生产增速趋稳,呈现高开走稳、逐步向好的运行格局,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速为8.6%,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9和1.3个百分点,在省会城市列第三位,对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24.6%,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更多工业企业实现盈利,企业效益明显改善。数据表明,全市工业企业营业成本同比增速一直低于营业收入增速,经营状况出现改善。2019年,全市工业企业营业成本增长4.4%,低于营业收入增幅0.7个百分点,每百元收入中的成本为85.10元,同比减少0.55元;实现利润314.58亿元,同比增长4.7%,较上年同期提升11.2个百分点。

据介绍,我市工业产品的销售状况向好,工业品产销率99.0%,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7.6%,其中,内销产值占销售产值的82.5%,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内销产值增长8.2%,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工业发展的浪潮中,亿元企业拉动力强劲。2019年,全市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736户,其中,产值超10亿元企业106户,增加14户;产值超50亿元企业24户,增加5户;产值超100亿元企业9户,增加3户,其中联宝电子成为我市首个年产值超700亿元企业。亿元企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92.4%;增加值增长12.2%,对工业增长的贡献达到126.2%。

支柱产业整体向好

2019年12月27日,中国大陆最大的COF卷带生产基地在合肥正式量产,开启了中国大陆COF卷带产业新篇章。这一项目设计产能为每月7000万片,满产年产值可达10亿元。

合肥奕斯伟董事长王家恒表示,COF卷带作为集成电路产业链中的关键资材组件,本地化生产,提高国内自给率将是未来发展趋势。

以COF卷带等新产品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带动我市六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12.0%,对全市工业的增长贡献率为90.0%。分析显示,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增加值增长23.4%,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1.5%。从产量看,我市生产计算机2253.84万台、增长11.5%,平板电脑55.85万台、增长39.9%。

不仅是显示器件,我市光伏及新能源产业同比加快,增加值增长16.7%,较上年加快11.4个百分点。从产量看,生产太阳能电池1018.63万千瓦、增长34.1%,增速较上年提高16.2个百分点。另外,汽车制造业回暖,增加值扭转了自2017年前三季度以来连续负增长的局面。其中,长安汽车生产的CS75上市后订单量大幅增加,汽车产量同比增长86.0%。

推进结构调整壮大新动能

大数据、5G通信技术……新技术的涌现,令高新技术产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合肥在这一领域的优先布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据介绍,2019年,我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7%,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6.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5%,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为76.6%。

据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作用增强,已经占据工业的“半壁江山”。2019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54.0%,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产值增长10.6%,高于全市工业4.0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5.2%,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8.9%,较上年提高12.0个百分点。

从产业看,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和生物产业分别增长22.9%、15.9%、14.3%和11.4%。从产品看,全年生产城市轨道车辆282辆;太阳能电池、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等战新产品分别增长34.1%、57.3%和81.6%。此外,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产值占全市工业25.2%;产值增长12.7%,其中,智能语音基地增长24.1%。

(徐小雪记者苏晓琼)

省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 安徽省工业生产快速有序恢复

admin阅读(3190)

省统计局3月18日发布数据,受疫情冲击,1月至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下降12.1%,多数行业的产品生产出现下降,但民生保障行业保持增势,防疫物资生产快速增长,部分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行业增长较快、韧劲较强。随着2月中下旬企业开工复产,工业生产快速有序恢复。

工业三大门类中,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2.6%,制造业下降12.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6%。 40个大类行业中有8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增长27.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业增长21.6%。前2个月,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6%,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43.3亿元,同比名义下降22.5%。

省统计局分析,为应对疫情而采取的人员隔离等一系列措施,使得前2个月工业企业生产天数明显少于上年同期,这是工业增加值同比下滑的重要原因。疫情期间,马钢和铜陵有色等重点企业保持生产,支撑了钢铁业增加值增长6.7%、有色业增长1.8%。产业链中下游的企业停产减产较多,纺织服装业下降26.4%、通用设备业下降22.1%、家电业下降20.8%、汽车业下降17.6%、建材业下降14.6%。

受疫情防控应急需求及农业春耕生产等需求拉动,农业、民生及医疗保障行业生产保持增长。

前2个月,饲料、化肥、合成洗涤剂、熟肉制品、方便面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2.4%、4.8%、50%、39.4%和91.7%。方便食品制造、蔬菜菌类水果和坚果加工、水产品加工、焙烤食品制造等食品类行业保持增长或降幅较小。

医疗防疫产品大幅增长,口罩、医疗设备等防疫产品需求大幅增加,生产快速增长。其中,口罩和医用口罩产能快速扩张,产量成倍增长。 2月份,一些企业纷纷转产、达产紧缺物资,当月口罩和医用口罩产量同比增长3倍和490.5倍。此外,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产量增长72.7%。

部分高技术、新兴产品较快增长,体现出工业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经济运行抵抗风险的韧劲。

1月至2月,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电子产品需求增长较快,产量同比大幅增长,增速分别为1.2倍、70.9%。多晶硅、半导体分立器件等上游高技术产品也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增长5.4倍、12.1%。城市轨道车辆、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碳纤维等新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6.1%、79.3%和50.5%。

省统计局进行的疫情影响专项调查结果,2月中下旬起,企业开工复产明显加快,员工逐步返岗,物流供应日益通畅,工业生产秩序和生产水平正在明显恢复。

省统计局表示,当前企业复工复产进程加快,工业生产秩序正在有序恢复,疫情造成的短期冲击影响将逐步消除。我省制造业生产能力充足,经济供给基础依然牢固,经济长期稳定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